谈生命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谈生命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谈生命教学反思1花了整整两日解读构思冰心先生的《谈生命》,本以为自己的设计简洁又深入浅出,但是两堂课上,我都犯了个严重的错误,因为这个环节的设置,让整堂课由刚开始的生机盎然到中间急转直下,最后只得我自言自语,在索然无味中,在孩子们迷茫不解无聊的眼神中,我终于知道什么叫做“冰火两重天”。
这是冰心先生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通过两个比喻从横向和纵向来阐释生命的遭遇和历程,然后在此基础上,勉励人们实践生命的价值,以坦然的心态面对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并常怀感恩之心,用豁达的心态去享受生命的丰富多彩。
我想,本文的主题是很清楚的,而文字背后所引发的联想想象和思考才是更有价值的。所以,在读上,我就设置了三次,虽然都放在这节课的开头。初读小声读,圈注生字词。再读放声朗读,初步感知文意。三读,带着问题默读,边读边思考:冰心先生的这篇散文中,最想对我们说的句子是哪个(哪些)。
刚开始,大家都很活跃,用到了今天跟刘老师学的激将法,特别是在找作者最想对我们说的话这个环节上,虽然我的'某些追问还是觉得不够恰当,但孩子们的品读思考是非常到位的。我们谈到了生命的必须以不懈的进取去实现价值和意义,提到了不能庸庸碌碌成为行尸走肉浪费生命(怪我平时爱用这个有些残忍的词),谈到感恩,谈到坦然。我想冰心先生想要对我们说的,孩子们都领悟到了,而且品位得很到位。
最失败的环节登场:理清文章思路。从这里开始,大家的思路就被限制了。我们把思路理清后,就不由自主的进行了机械的全文分析,跌入了以前学议论文的陷阱,且这个陷阱是我自己设的,后面就开始一片死寂,孩子们自己主动性几乎没有了。而我自认为该精彩的下一个环节也歉然逝去。虽然在上个环节末尾,我已看到了精彩的前奏。
因为今天中考照相,时间被分割,所以我提前把课堂任务板书下来让学生去做。在上个环节后还设置了一个我觉得可以引领孩子走向深刻的环节:请用波浪线画出理解上有疑问或者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而在找“最想对我们说的话这个环节”的最后,有一个女生找到了前边儿,在引导之下也品位得不错。我想这个环节应该是可以让几乎全班同学都动起来并且主动思考讨论的,但是又想着这么简单的文章思路,总要理一理像课堂才完整,孩子思路才清晰,然后我就跌进泥潭里,然后就有了几天的追悔莫及。
现在回过来想想,也完全可以用很少的时间理完过后进入接下来这个环节。我却绕了进去,也是因为自己忘了此环节的教学目标,还顺着结构走进了分析,也难怪由合唱变成了独角戏。还是怪自己不够坚定,被自己和学生绕了进去。
本来还设置了最后的环节,让学生在最后8分钟写作,用“生命像。。。。。。”,但是课在我的失误中无味地结束,估计学生也没有写的欲望了。哎。
遗憾和悲催。以此为戒。
谈生命教学反思2《谈生命》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冰心所写的一篇优美的富有深刻哲理的散文。1940年,冰心闲居重庆郊外的歌乐山,在美国的《读者文摘》上看到了一个使她惊心的句子:
May there be enough clouds in your life to make a beautiful sunset.她把它译为: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并写下了这篇散文,发表于1947年的《京泸周刊》上。这篇散文蕴含的哲理,是冰心对生命的认识,离不开冰心的生活经历与体验。
这篇课文被编排在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足见她的地位,基于本单元的知识要求和文体特点,这篇文章我以“读”为主,安排了读、议、写三个环节。
20xx年3月底,周至县教育局教研室来我校调研九年级复课及课改工作,我刚好讲到这一课,魏勤玲老师和段老师以及我校九年级语文老师听了我这节课,一起评课时,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一、激情导入。
我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孟子的“舍生取义”,裴多菲的“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导入新课,让学生知道,我们这节课讨论的话题是“生命”。
二、有感情的范读。
这篇散文语言非常优美,朗读必不可少,发挥我的朗读特长,我配着优美的钢琴曲为学生范读了一遍,虽然费力费时,但效果极佳,让学生在聆听的同时,感知了散文的内容,感受了散文的优美。
三、课堂的第二大环节,是学生的读与议,挑选自己喜欢的句子为大家朗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开始的时候,学生有秩序的依次站起来回答,到后来,学生抢着争着谈自己的看法,把课堂推向了一个高潮。突破了这节课“赏析句子”这一难点,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观点。
四、课堂适时点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对于学生的观点与看法,我适时评价,或补充,或提示,或点赞。李思敏同学纵观全文,谈了自己对“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相信来生”这句话的看法,我表扬她评价的很准确,她顿时信心倍增。
说到此,大家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节课我安排了读、议、写三大环节,但却始终没有谈到“写”这一环节。是的,由于在学生“议”的这一环节中,学生激烈的发言占时过多,第三个环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写一个比喻句,你还可以把生命比作什么?“写”的这个环节没有进行,这是这节课最大的失误。由于这一环节没有按计划进行,也导致课堂结束的比较仓促,这是这节课的第二大缺点。以上是我个人对这节课的反思。
谈生命教学反思3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体会本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3、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体会本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3、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掌握生字,扫除阅读障碍。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作家作品、人生格言警句等知识,文字、图片皆可。
教师:介绍作家作品知识、背景知识、文体知识等,制作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生命是什么,我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慨叹 ……此处隐藏16318个字……到那些词语景物或者故事?以此导入课文。
设计此环节是激励学生自由表达,大胆思考,各抒己见,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从而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叩开生命感悟之门。
(二)敞开心扉,畅谈生命感受
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用“读”与“说”的方式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串起课文内容。根据新课标的主题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同时,新课标对阅读教学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在这一环节将以“读”贯之,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我以读课文第一句“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切入,请学生自由朗诵课文,并在朗读中寻找:文中说生命像什么?通过这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迅速理清作者的思路,板书课文内容。
然后,教师范读课文最后一部分,范读后与学生共同探讨课文各部分的朗读感情基调。“‘生命如一江春水’部分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生命如一棵小树’部分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指导学生学会基本的朗读方法和技巧。
在学生明确文章的朗读感情基调后,让男生一起激昂响亮地朗读“一江春水”部分,让女生一起舒缓深沉地朗读“一棵小树”部分,全班高昂有力地齐读揭示生命本质的部分。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受,在读中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哲理美以及生命的内涵。
教师点播指导:
(1)作者是怎样谈生命的,作者把生命比做什么?
(2)请依据课文原文内容,说一说生命像什么?并用“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或“生命像一棵小树”开头。在学生朗读师生评价之后,教师继续点播引导,
(3)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生命像什么?
这个环节让学生的视线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像一条线索,串起了课文内容。预设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依据自己的独特体验筛选出课文的信息。之后又能结合自身体验,畅谈生命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感悟和思考中进一步触摸到生命的内涵。
(三)品味美文,汲取生命智慧
编者在单元提示中指出:欣赏散文要反复朗读,认真品味其中的情思和意蕴,有些精美的篇章和段落要熟读成诵。同时,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张扬。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
基于以上的思考,这一环节的的学生活动围绕品读课文展开,流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1.学生自主活动,深入地记背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内容,并在课堂上交流,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
2.谈谈欣赏散文语言的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加以点拨,各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学生调动以往的学习经验,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散文鉴赏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预设学生将会从生动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等方面入来选取语句,进行赏读,从品味词语所蕴含的情感,品味修辞手法的作用,品味写作手法等角度去赏析一篇散文,还有运用联想想象语、圈点勾画法、换字法、比较法等具体鉴赏法。
3.自主品析语言
方法及要求:请同学们找出部分中感受最深刻的语句,反复品读,揣摩,读出你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在此基础上,设计答记者问的语文活动,具体构想是这样的:
问题围绕“你对生命有着怎样的感悟,在文中你又是如何表述的?”也可以是同学们预习时的疑难问题。将学生分成男女两大组,一组作为记者的身份上来提问,一组以冰心的身份来解答,然后再交换身份,继续进行。
这是教学中努力突破的重点,尤其是对文章极富个性的语言赏读,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演练的好契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目标,充分地想办法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这样可能会在课堂上形成各抒己见、人人争议的小高潮。
“知识无底,学如积薪。”“冰心体”散文语言清新明丽、细腻温婉,很值得学生习作借鉴,平时注意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四)回问自我,把握生命脉搏
这个环节将引导学生将文中蕴含的生命哲理渗透到自己的思想当中,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这是本堂课教学的难点,为让学生有一个理解的梯度,我以冰心的人生经历为切入点,以多媒体的形式播放她的生命历程,并印发陈子善撰写的《生命的璀璨瑰丽》,让学生感受到她是如何乐观而从容地直面生命中的一切遭遇的。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如何去做,才不枉生命的馈赠。
本环节设计切合新课标所提倡的“注重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感知生活,并进而受到感染,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五)回顾总结,感悟生命的真谛
这个环节将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作一个总结性思考。方法及要求:讨论作为一篇散文,本文所涉及的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作者是如何生动化、形象化地表达自己生命的感悟的?预设学生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解读:蕴藉悠远的生命喻像 ;明朗灵动、含蓄隽永的语言风格;冷静而沉郁的生命思考。 教师总结语:对生命的无常,我们钦佩作者的冷静,作者既非仰天长啸也非低眉轻吟,而是畅快地抒写是大自然、宇宙最真实的生命状态;既非讴歌生命的壮美绚丽,也非赞颂生命的恬静,而是抒写了亘古的不息的生命气息;既非低靡消沉也非意气慷慨,而是在明快的描写中蕴含沉郁冷静的生命思考。感谢生命中的快乐容易,感谢生命中的痛苦何其困难,对生命中的苦与乐,一样的敬重,一样的感恩,表现了作者积极生命态度,“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气魄!如此豁达的生命观!真让人警醒深思!”
五、反思教学效果
课末:依据学情选定课堂练习
课到尾声,哪些知识需进一步巩固,那些能力需进一步历练,皆由学情而定,学生已当堂掌握的,就没有必要练习了。学生对生命有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此时,教师依据学情让学生选定课堂练习:可尽情朗诵直至背诵;可写自己读冰心作品的读书心得;也可从“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生发开去,联系自身写一段生活经历。这样分层作业,学生可据自己的喜好,潜心做课堂练习了。这样设计,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内化,检验了教学效果。还锻炼了学生的朗诵能力、赏析能力、写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这便是依据学情选定课堂练习的好处。
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言,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课堂拓展等等方面的设定,都应以学生为主,依据学情而定才是科学实用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体现,孩子们的各项能力才能得以提升,达到“不教”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六、反思板书
在板书过程中,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 ,也就是以“冰心是如何生动化、形象化地表达自己生命的感悟的?”为线索来设计板书,运用直观画面的形式让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并贯穿学法指导,体现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