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6-11 15:59:14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模板汇总9篇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模板汇总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

2、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3、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里外

2、每桌上一个小筐,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感知5以内的.数量。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这儿有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只奶牛?

2、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

(1)请小朋友看图说说:奶牛在哪里?

认一认汉字:里外。

(2)观察牧场里面和外面的奶牛,里面有几只?外面有几只?

(3)看图说说:奶牛在哪里?请你给牧场里面的奶牛用圈表示,

牧场外面的奶牛用三角表示。

3、操作活动,感知里外。

(1)请小朋友拿5个积塑放在桌上的小筐里面。

(2)请小朋友从小筐里面拿出2个积塑放在小筐外面(桌子上)。

根据幼儿兴趣,反复练习。

4、评价活动。

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活动材料,教师和幼儿进行简单地评价,

并带领幼儿读一读画面上的汉字。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指南》在“数学认知目标2”中提出的教育建议是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收拾物品时,鼓励幼儿按照物体量的特征分类整理。学过了“亲亲一家人”的主题,幼儿对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兴趣浓厚,于是我设计了小班数学:整理照片这个活动。活动通过创设“帮助巧虎宝宝整理动物照片”的情境导入活动,引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活动中重点引导幼儿关注物群卡的数量特征,层层递进活动难度。通过形象的动物群卡和全家福照片整理,初步感知数量,能够按照不同的数量群归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5以内数量,知道点子可以表示物群卡的数量特征。

2.能按数量给物群卡分类。

3.体验整理照片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点卡标记(3-5),长颈鹿物群卡(3-5),绵羊物群卡(3-5),鸡物群卡(3-5),相框三个,篮子三个,全家福图片。

2.经验准备:5以内数量的学习经验。

3.活动重难点:按数量给物群卡分类。

  活动过程:

  一、复习感知3-5数卡与动物群卡的一一对应

1.情境创设引出活动内容。

小动物知道小朋友都有全家福,他们可羡慕了,于是,巧虎宝宝就帮助小动物也拍了全家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复习感知3-5的数量群。

这是谁的全家福,有几个成员?

3.物群卡和数字卡一一配对。

这是绵羊的一家,上面有几个成员呀?我们用数字来表示。

2.观察并感知相同的数群。

这是绵羊家,有几个成员?和长颈鹿家的`哪一张是一样多的?我们把他们放在一起。

巧虎宝宝翘起了大拇指,你们可真聪明啊。

  二、根据点子卡将物群卡分类。

1.出示3,4,5点子相框。

我们发现他们上面的圆点有什么不一样?

2.根据相框的点子整理物群卡。

哪张照片应该要放进这个相框?

漂亮的相框增加活动兴趣点,吸引幼儿注意力。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三、按照物群卡数量给物群卡分类

1.出示无点子篮子。

2.教师展示整理的方法:一样多的放一起。

巧虎宝宝想来自己整理照片了。它准备了三个篮子,它先拿出了五只长颈鹿的照片,放在第一个篮子里,又把五只绵羊的照片放了进去,最后把五只鸡的照片也放了进去。

为什么把它们整理在一起呢?

3.邀请个别幼儿尝试整理动物照片。

我们也来试一试吧。这个篮子我想放三的照片。

  四、集体参加,整理照片。

1.邀请幼儿把小朋友的全家福整理到相应的篮子里。

老师有好多小朋友的全家福。请你仔细看看跟哪个篮子里的小动物成员是一样多的呢?一样多的放一起吧。

  课后反思:

学习了“亲亲一家人”的主题后,我发现班里的幼儿对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仍然兴趣浓厚,于是我设计了小班数学:整理照片这个活动。

活动根据《指南》在“数学认知目标2”中提出的教育建议: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收拾物品时,鼓励幼儿按照物体量的特征进行分类整理。活动通过创设“帮助巧虎宝宝整理动物照片”的情境导入,引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活动中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重点引导幼儿关注物群卡的数量特征,层层递进活动难度。通过形象的动物群卡和全家福照片整理,初步感知数量,能够按照不同的数量群归类,在情境中快乐学习数学。

活动准备充分,动物图片和全家福照片,还有漂亮的相框。在活动过程中,气氛宽松,愉快,幼儿参与积极,认真。过程中我的语速偏快,可以再放慢速度,以便于幼儿理解和消化。在教学中应避免语言的书面化,比如在询问照片中动物的数量时,不应是“有几个成员”可以表述为“有几只小动物呢?”。在活动进行到最后一步,分发全家福请幼儿帮助整理时,可以直接分发,不用再仔细讲解有几个人,应该放到哪个篮子里,显得拖沓,以至于上课时间有点偏长。整理的方法在前面的过程中已经讲明,这个环节便可直接讲明要求,请幼儿自主操作。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是从实物到点再到数字呈现,最后到没有数字和点的过程。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先呈现了实物再出示数字,最后是点和无数字和点。现行的数学理念中可以不用出示数字,只有实物和点子卡就可。活动可以修改为在把照片整理进相框时,整理进去了再出示点子,帮助幼儿能够将实物和点子对应起来。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幼儿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能按图形特征分类。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妈妈各一,魔术箱一个。

学具: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娃娃各一。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教学,师幼问好。

2、引题: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图形妈妈,想请小朋友认识一下。现在,我们欢迎图形妈妈的到来。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引导观察。

这是什么图形?

2、摸图形

老师和个别幼儿从摸箱里摸图形,其他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从桌子上找出相应的图形。

3、游戏:“送图形宝宝回家”

图形妈妈怎么啦?为什么哭啊?原来它们想它们的宝宝了,我们把图形宝宝们送回图形妈妈身边去。

(1)我们先去找一找图形宝宝的妈妈在哪。让我们一起学袋鼠跳到圆形妈妈身边去吧!再让我们一起学小乌龟爬爬到三角形妈妈身边去吧!最后我们一起跑到正方形妈妈身边去,看一看是谁先到正方形妈妈身边。

(2)个别幼儿示范送图形宝宝到妈妈身边。

(3)幼儿集体游戏,送图形宝宝回妈妈身边。

三、结束部分

1、小结本节内容,讲评幼儿活动情况,提出希望。

2、听音乐出教室。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2、培养在生活中热爱学习,把生活和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律动《我爱你爸爸妈妈》

2、复习7以内数

参观数字王国,数字王国的大门要敲3下才能开,数字王国的`大门打开后,你都看见了什么?

Y:三只长颈鹿用数字3表示

Y:一头大象用数字1表示

S:小喜鹊邀请我们去参观森林舞会,舞台上有6位小朋友在跳舞,又来了一位,现在是几位呢?用数字几表示?

Y:舞台上有6位小朋友,又来了1位,现在是7位,7个小朋友用数字7表示。

S: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数字7,7像镰刀割青草,7还像什么?

Y:还像拐杖,尺子

3、数一数,有几个填到括号里

【活动延伸】

S:在我们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数字7,说一说?

Y:电话上、车牌上、衣服上等等

S:老师在生活中搜集到了一些带有数字7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教学反思:

通过巩固联练习,大部分幼儿都能准确的发音,以及数字7的书写格式都能正确掌握,除个别的民族幼儿发音不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写数字7,而且还要教会如何把数字7写得更漂亮。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重点领域:图形与空间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学会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分类。

活动准备:

1、黑板

2、用彩色纸剪成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数个。

3、幼儿知识准备:(小班上学期已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课前让新入园的幼儿认识这三种图形。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做《小手拍拍》的游戏集中幼儿注意力。

2、做《手指头变魔术》引出小点点变魔术。

基本部分:

(一)、认识三角形

1、知道3个点连成三角形

A、在黑板上点上三个点。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用三种颜色的彩笔连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图形。

提问:三个点连起来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

B、再画上两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C、在同一条直线上点一3个点.

请幼儿想一想在同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会不会连一个三角形?

小结: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连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2、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师告诉幼儿:三个点连起来的直线是三角形的边,小朋友们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

告诉幼儿尖尖的部分是三角形的角,(边说边用笔标出来)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有三个角

小结: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反问幼儿: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二)、空画三角形(操作)

1、将准备好的三角形拿出来,请幼儿用手沿着三角形的边画线,用手指头亲亲3个我。以体会三角形的外形。

2、请幼儿比一比你和小朋友的三角形一样大吗?

告诉幼儿无论尺寸大小,无论是什么颜色的,凡是3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三)、归类游戏:送图形回家。

1、出示正方形娃娃和圆形娃娃

A、出示正方形娃娃:我是正方形,我也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B、出示圆形娃娃:我圆圆的,我是圆形

师:小朋友们欢迎圆形、正方形娃娃和我们一起玩好不好?

2、看谁举的对(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图形)

3、让幼儿自由玩排图形的游戏

4、送图形娃娃回家

A、图形娃娃累了,想回家了。小朋友们送图形娃娃回家好不好?

我给小图形准备了三个家,看看是谁的家?(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B、教师先把娃娃送回家

C、现在我请小朋友们将图形送回家。(注意提醒幼儿有秩序)

(幼儿送完图形,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

结束部分:

谈话: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什么图形?(三角形)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小朋友回家后,请爸爸、妈妈帮你找一找什么东西是三角形的,再上课的时候,老师用三角形和小朋友们一起画画。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多种感官感知1、2。

2、能从许多物体中取出数量为1、2的物体。

教学准备:

1、积木及各种文具,纸盒子1个,有一面留一个洞,能伸进一只手。

2、每个幼儿1、2点卡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将一块积木放在桌子上,问幼儿:桌子上有几块积木?然后手里拿一支铅笔,问幼儿:我手里的东西和桌子上的积木一样多吗?都是多少?教师手里拿两块积木,问幼儿:老师手里有几块积木?

2、分别出示画有1个、2个实物的贴绒图片,让幼儿说出其数量,教师将其放在贴绒板上,让幼儿分别在实物上方贴上相应的点卡。

3、幼儿根据点卡上的圆点数,分别从一堆物体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

4、教师敲击琴键1次、2次,幼儿根据发出的声音次数,举起相应数量的`圆点卡片。

5、游戏:摸一摸,这是多少?事先把长短不一、大小不一的文具和积木放在盒子里,让幼儿不用眼睛看,从里面摸出1、2件东西,摸好后未拿出来时要说出:所拿物体的名称、数量和特征,如:我拿的是一块大(小)积木或一支长(短)的铅笔。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能根据要求分辩颜色和形状。

2、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纸片

2、各种小动物形状的纸盒。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饼干,认识颜色和形状

小朋友,你们吃过饼干吗?;。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你吃过的饼干是什么样的

瞧,老师这儿有各种各样的饼干,看它们都是什么样的。

2、游戏,看谁找得快

根据老师的口令,快速找到相应的纸片。(红色的饼干、三角形饼干等)

3、出示小动物纸盒,示范如何喂饼干

看小兔子的嘴是什么形状呀,它要吃什么样的饼干呢?请幼儿示范。

幼儿操作,请幼儿相互检查。

活动反思:

我认为现在的孩子对于图形基本都能认识,但对于操作计数的`能力还是很薄弱,因此,我决定把这个分类计数作为活动的难点去突破,因此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也加重了这部分的比率。在我组织完活动后,我总体的感觉还是有收获的。因为对一些问题我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来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课前的预想效果。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教幼儿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的数,并会说出数。

2、培养幼儿数概念的形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手口一致的点数1—— 10

活动准备:

一样的水果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10个苹果的挂图,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多少个苹果吗?先让小朋友自己点数。

2、教幼儿点数1——10

要求正确点数,手指一个苹果,嘴里数一个数。

手口一致的点数 ,能说出总数。

3、反复教幼儿点数。

活动反思:

让儿童学会学习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它必然要求教师改变角色和方法,作为儿童的援助者,引导儿童自主学习。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对儿童的引导和启发,把教育的重心从“教什么,学什么”转移到“如何学”上来。现在,我采取了为幼儿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并在矛盾中寻找答案的学习方法,发现幼儿能积极投入,思维也很活跃,由于所学的内容是幼儿通过实践、思考后自主习得的,所以幼儿能较快理解并掌握,与此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大脑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幼儿脑功能的开发。

小班数学教案 篇9

目标

1.感知饼干的不同形状,获得对图形的初步概念。

2.自制夹心饼干,体会与朋友互赠礼物并一同品尝的乐趣。

准备

1.事先告诉幼儿要制作饼干送给好朋友,请幼儿带两块一样的饼干来园。

2.果酱、炼乳、花生酱等容易按颜色辨认的酱料,一次性餐布、小勺、浅盘。

过程

1.观察饼干。

你们的饼干真多呀,它们一样吗?

你的饼干像什么?(像太阳、像屋顶、像本小书等)

请幼儿闻一闻饼干的气味。

教师出示两块一样的饼干。饼干也有它的好朋友,它们脸贴着脸,中间夹上一层甜蜜蜜的酱料,最后轻轻地合拢,就成为“好朋友夹心饼干”了。

2.制作好朋友夹心饼干。

认识各种酱料,教师示范:用小勺舀出酱料均匀地涂在一块饼干上,然后与另一块饼干合拢。

配合念儿歌:“中间夹层甜甜酱,头碰头,脸贴脸,轻轻合拢真开心!好朋友饼干做成了!”

幼儿选择喜欢的`酱料进行制作。

3.分享活动。

将自制的“好朋友夹心饼干”和好朋友互赠品尝。

好吃吗?哪个好朋友送给你的?

建议

1.饼干的外形是幼儿能直接感知的,他们在配对、比较的过程中获得了有关图形的初步认识。与朋友互赠饼干体现了社会性要求。

2.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供材料,甜面酱、花生酱、芝麻酱等较容易准备,有条件的可提供色彩丰富的色拉酱、果酱等,以增加幼儿的制作兴趣。酱料不宜太稀,要宜于涂抹。

3.如果幼儿人数较多,建议酱料分多盒盛装,避免幼儿操作时拥挤。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模板汇总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